

進入十一月份,秋天的味道越來越濃,而干燥寒冷的冬天也越來越近。對于平日里就注重食療進補的百姓,秋冬正是進補的好季節。大棗、桂圓可補氣血,但味道單一;人參、鹿茸屬進補佳品,但因人而異。而性甘溫的海參則是適宜大眾人群,且是味道鮮美的上等補品。
為什么說秋冬季節是進補的黃金時期?
《黃帝內經》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里的“秋冬養陰”即指在秋冬兩季應當收養陰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長的規律,并為來年陽氣的生發打好基礎。所以,秋冬季節到來,也是進補的好季節。經過炎熱的夏天,人體耗損大,且進食較少,當天氣轉涼時,適當調補一下身體,是很有必要的。秋冬時節進補不僅能固本培元,使身體正氣恢復,而且有利于驅病祛邪,使體內的陰、陽、氣、血、津液得到充實,使身體能進入到最佳的狀態。
秋冬進補為何選擇海參?
據資料記載,全世界約有1100多種海參,我國約有120多種,絕大多數海參不能食用。據統計,全世界有40種海參可食用,我國可食用海參占一半,達20余種。那么究竟食用海參有什么樣的好處呢?古書中對海參有很多記載,看看我們的先人是如何介紹推崇海參的:
《五雜俎》云:海參其性溫補,足敵人參,故曰海參。
《藥鑒》云:色黑肉糯多刺,刺參,養血潤燥、補腎益精。
《藥性篆要》:補陰益精。
《醫林篆要》:補心益腎,養血滋陰,補虛嬴,靖勞熱。
《食物考》:降火滋腎,通腸潤燥。
《百草鏡》云:入滋補陰分藥,亦可熬膏作膠用。
《食物宜忌》云:補腎經,益精髓,消痰涎,攝小便,壯陽療痿,殺瘡蟲。
《本草綱目拾遺》云:生百脈血,治休息痢,補腎經,益精髓,消炎,攝小便,壯陽。
《本草求原》:滋精利水。
《本草求新》:補腎益精,壯陽療萎。
《隨息居飲食譜》云:海參滋陰,補血,健陽,潤燥,調經,養胎,利產。
《中醫大詞典》中稱:海參,補腎益精,養血潤燥,治經血虧損,虛弱勞祛,陽痿夢遺,小便頻數,腸燥便艱……
以上記載可以證明,海參,早在古代就被中醫所認可,成為名貴的滋補食品。如今,經過現代科技證明,海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大量人體所需的營養素。 可是,千年以前,古人并沒有這樣的技術認知海參的營養成分,但卻已懂得了海參的食療價值,足以可見海參的滋補效果。并且我們阿里郎海參,全部為朝鮮純野生海參,相較于養殖參,更能增進健康、滋陰壯陽、補氣益精、延緩衰老,是現代人不可多得的純天然營養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