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區別野生海參與圈養海參這是廣大消費者十分關注的問題,也是行業界分爭的話題。實事求是的說,由于海參品種眾多,產地各異,要想完全區分是非常困難的,即使專家也缺乏科學的依據和專業的鑒定設備,至于普通的消費者和行業外人士,更是難以區分。
實際上,從目前世界范圍看,較大面積養殖海參只有中國,能夠養殖的品種也只有渤海及黃海北部和山東半島附近的海參,一般習慣稱之為“遼參”。但由于近年過度采捕,野生遼參資源幾近枯竭,市場上很難見到。大連長?h活的野生海參,在海邊購買,價格就已達到160—180元/斤,如果按30斤活參能出產1斤干參成品來計算,僅原料價格就需要5000多元。而其它品種的海參,在國內都沒有養殖。所以,這里所說的“識別”,準確的說,實際主要是如何區別野生遼參和養殖遼參。
我 們先了解一下遼參和其它國外海參。由于消費者很難買到活海參,因此我們主要介紹加工后成品的區別。遼參外形上比較普遍的特點是,參刺數量較少,一般不超過 四排刺,個別有不規律的五排刺,但每個參刺粗而長,這個區分點在干品上表現不是特別明顯,但如果和其它品種的海參放在一起比較還是有區別的。遼參中,大連 附近海域出產的海參刺的特點尤其明顯,市場上的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海參以及山東海參,與其品相差別較大,只有日本青森縣海域出產的海參加工后與大連 附近的海參外形比較接近。其中,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東海岸與西海岸、北部與南部也差異明顯,但基本的外形特點都是參刺較短,其中日本、朝鮮部分海域出產 的海參有六排刺,品質較為優秀。從發好后的口感看,遼參普遍糯軟一些。
不 管什么品種的海參,如果是真正在野生環境下生長,都是年限較長,參皮較厚,體內活性成份累積較多,營養價值較高。而養殖參普遍皮薄,生長年限較短,營養價 值偏低。如何區別野生與圈養?一是看干品,一般的,野生海參制做出來的干品比較飽滿,而養殖參大多外形皺褶較多,目測不飽滿,發制率也較低。另外,消費者 習慣于通過海參腹部行足與海參口器來區別野生與養殖,在海參加工后區別不大,并不可靠。二是品口味,養殖的參發制后入口時腥澀味較重,而野生參了除了海參 的味道外,還有清香滑潤感。而半干參和水發參由于各家工藝差別較大,標準不一,普通消費者很難區分,只能憑經驗看外形看外觀。至于一些消費者認為從顏色上 區分也是不科學的,不同的海域供海參生長的餌料不同,海參的顏色就會有很大的區別,甚至有些不良廠家,可以在制做過程中人工染色。
遼 寧阿里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唯一一個有中朝合作基地,有正規進口手續并在朝鮮擁有一百萬余畝野生海域采捕權的專業海參制造商,其采用的原料唯一的 來源就是上述的野生海域,因此所銷售的海參中沒有遼參,只有高端的六排刺和野生的四排刺,不存在養殖參。所以購買阿里郎海參,也用不著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做 那些實際無法準確區分野生與養殖的區別。